中国网9月28日讯(记者 郑伟)五千年文明,一座杭州城,溯源则见“良渚”,有鸟立高台、玉钺玉琮、神人兽面、四水有序、千年平和。五千年后,良渚文化从泥土中苏醒,从远古处行近,然后渗透到杭州五百里湖山。
良渚文化因最初发现于浙江省余杭县良渚镇而得名,其年代距今约5300—4000年。通过考古与研究可知,良渚文化已进入成熟文明和早期国家阶段,能够实证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史。
在杭州第19届亚运会筹备与举办过程中,良渚文化始终贯穿其间。
2020年4月3日,杭州第19届亚运会吉祥物“江南忆”(组合)正式向全球发布,“良渚”借吉祥物“琮琮”在本届亚运会完成拟象化展现。此外,玉琮、神鸟、神徽等良渚元素在火炬、奖牌、服装、道具、亚运商品、宣传品,甚至建筑造型、活动主题上随处可见——当这些象征古老文明的符号一层一层“刷屏”,“良渚”在世人眼中的轮廓也逐渐清晰起来。
今年6月15日,亚运圣火在良渚古城遗址公园大莫角山采集,文明之火又被赠予了体育之精神与和平之祈愿的美好寓意;9月23日晚,杭州亚运会开幕,从良渚遗址反山大墓出土的玉鸟借助科技冲破古老的躯体,皮羽流光溢彩,肆意飞游在“大莲花”(杭州奥体中心体育场)之中。随后玉琮、神徽、古城等一系列元素频频显像——“良渚”以最瞩目的方式再次惊艳世界。
带着对良渚文明的崇敬与向往,记者在杭州亚运会期间参加了“文明探源”城市采风活动,赴良渚博物院、良渚古城遗址探访。
良渚博物院是社会科学类考古学专题博物馆。常规展览主题是“良渚遗址是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圣地”,三个展厅分别为“水乡泽国”“文明圣地”“玉魂国魄”,展示了良渚遗址和良渚文化的考古成果、遗产价值,体现了良渚文明在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历史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地位和独特贡献。
良渚博物院常设展览主题墙。中国网记者 郑伟 摄
9月26日,杭州亚运会部分媒体记者探访良渚博物院。中国网记者 郑伟 摄
良渚博物院展壁上的“神人兽面纹”。中国网记者 郑伟 摄
良渚博物院藏品:神人兽面纹玉琮(浙江余杭瑶山遗址12号墓采集)。中国网记者 郑伟 摄
良渚博物院藏品:玉钺组件(浙江余杭瑶山遗址7号墓采集)。中国网记者 郑伟 摄
9月26日,杭州亚运会部分媒体记者探访良渚博物院。中国网记者 郑伟 摄
良渚古城是中国长江下游环太湖地区的一个区域性早期国家的权力与信仰中心,被中国考古界誉为“中华第一城”。其外围水利系统是目前已知的同时拥有城墙和水利系统且规模最大的都邑遗址。
良渚古城遗址是人类早期城市文明的杰出范例,是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圣地。2019年7月6日,良渚古城遗址成功申报世界遗产。
良渚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中国网记者 郑伟 摄
9月26日,杭州亚运会部分媒体记者探访良渚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中国网记者 郑伟 摄
9月26日,杭州亚运会部分媒体记者探访良渚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中国网记者 郑伟 摄
良渚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反山墓地12号墓(该墓处于反山11座墓葬的中心;随葬品种类齐全、数量最多。琮王、钺王、柱形器等玉器上雕琢的完整神人兽面纹及高达6件玉琮占有量,显示出墓主人至高无上的“王”者地位。)中国网记者 郑伟 摄
杭州第19届亚运会主题口号是“心心相融,@未来”,念作“心心相融,爱达未来”。其中,互联网符号“@”既代表了万物互联,也契合杭州互联网之城的特征。当记者在良渚古城探访时,对这句口号有了新的感受:若处于历史发展脉轴的现世节点上,除了在横向上有“万物互联”的含义,在纵向上与良渚先民也应有“互联”之意——我们作为其“未来”回溯五千年前,对先民们也可做出“爱已到达,继续向前”的亲切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