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9月27日讯(记者 郑伟)大型体育赛事是体育文化与举办地文化的结合。“文明”作为本届亚运会组委会提出的办赛的四大理念之一,也寓有向世界展现杭州深厚历史文化底蕴和现代文明发展成就的意义。杭州亚运会期间,赛事组委会设计了以杭州为主,宁波、湖州、金华、绍兴、温州等5个亚运协办城市为辅的城市文化采风路线,主题涵盖经济发展、社会治理、人文历史、生态文明等,吸引了众多中外媒体热情参与。
提起杭州便绕不开西湖,提起西湖也绕不开杭州。古往今来,杭州客无不醉美西湖。世人时有感慨其美之梦幻:杭州生西湖似庄周梦蝶,不知仙畔之境究竟是杭州西湖还是西湖杭州。白居易有诗云:“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苏东坡一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更让西湖蜚声海内。古今文人墨客留下了无数描绘西湖美景的诗篇画卷,西湖十景更是清晰地展现了中国景观的美学理想。
作为杭州最有辨识度的风景名胜和文化符号,“西湖”元素在本届亚运会多个视觉设计和活动筹办中均有重点体现,例如:在本届亚运会吉祥物的设计中,“莲莲”便是西湖的代言者;在奖牌“湖山”的设计上,断桥、三潭印月等西湖胜景镶嵌其中;在杭州亚运会开幕式现场,以“西湖”为代表的诗画江南令世人惊叹其美;此外还有众多文创产品、视觉物料、活动路线的设计等等。
因此在杭州诸多采风路线中,“西湖寻梦”成为诸多中外记者的第一选择。25日,记者便与近20位中外记者参与该线路采风活动,在西湖博物馆了解西湖文化历史及其保护与发展,随后泛舟西湖寻赏湖山之美。
9月25日,“西湖寻梦”城市采风线路志愿者在接待中外媒体记者。中国网记者 郑伟 摄
记者们首先来到坐落于西子湖畔的杭州西湖博物馆。西湖博物馆是中国第一座湖泊类专题博物馆,占地面积22480平方米,整个建筑大部分延伸于地下。博物馆展陈内容紧密贴合西湖世界文化景观遗产史迹,全面展示西湖作为人类文化景观遗产的完整性和真实性,用丰富的史料和实物印证了西湖的普世价值。9月15日,杭州西湖博物馆总馆经过3个多月闭馆改造焕新亮相,并同步推出“高山仰止 千古一人——苏轼主题文物展”。
9月25日,杭州第19届亚运会部分媒体记者在西湖博物馆进行城市采风活动。中国网记者 郑伟 摄
9月25日,杭州第19届亚运会部分媒体记者在西湖博物馆进行城市采风活动。中国网记者 郑伟 摄
9月25日,观众在西湖博物馆参观。中国网记者 郑伟 摄
9月25日,观众在西湖博物馆拍照留念。中国网记者 郑伟 摄
9月25日,身着汉服的观众在西湖博物馆参观。中国网记者 郑伟 摄
随后记者们泛舟湖上,乘船游览“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共分为湖滨区、湖心区、北山区、南山区和钱塘区,总面积达59.04平方千米,其中湖面6.38平方千米。包含主要景点122处(其中,十处建于南宋至清的特色景区即为著名的“西湖十景”)。2011年6月24日,在法国巴黎召开的第35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杭州西湖文化景观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9月25日,外籍记者在西湖游船上工作。中国网记者 郑伟 摄
9月25日,外籍记者在西湖游船上工作。中国网记者 郑伟 摄
在西湖游船上远眺浙江省博物馆。中国网记者 郑伟 摄
在西湖游船上远眺“光华复旦”牌坊。中国网记者 郑伟 摄
在西湖游船上远眺西泠印社。中国网记者 郑伟 摄
在西湖游船上远眺西泠桥。中国网记者 郑伟 摄
西湖十景之一的“三潭印月”。中国网记者 郑伟 摄
西湖游船远眺。中国网记者 郑伟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