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顾名思义,有枣树的一个村庄。
枣庄还有一个别名:煤城。这里有煤矿。
枣庄还有一个令人疑惑的名称:兰陵。兰陵的名气可大了去了,大诗人李白有诗句:“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
其实,枣庄在明朝初年只是一个小村庄,因为村头有片枣树林,所以叫枣庄。当时朝廷允许开矿,这一带有煤,很多人都来这里挖煤,随着前来挖煤的人越来越多,就在周围形成聚居点。到了清朝,枣庄的名气越来越大,并且成立我国近代史上第一家煤炭股份有限公司“商办山东峄县中兴煤矿股份有限公司”,在公司章程写明公司总矿在峄县城北枣庄,枣庄随着越叫越响,1960年峄县升级并改名为了枣庄市。
有人说枣庄原名兰陵,后来改名为了枣庄,这是不对的。据史料记载,西晋惠帝元康初(291至299年),朝廷设兰陵郡,郡治就在峄县(今枣庄市峄城区)境内。尽管各朝代大多都设有兰陵县,但县治并不固定,区划变革也颇为频繁。明清时,兰陵地名已经消失,今兰陵县时称苍山县。当时枣庄市还没有出现,枣庄的前身峄县之名始于金贞佑四年(1216年),当时置峄州,治所在今枣庄市峄城区,明朝时峄州降为峄县。从枣庄的的发展历史来看,它曾经仅仅是兰陵的一部分,当然,枣庄如果改名为兰陵是完全可以的,毕竟有一定的历史依据,但是原临沂市苍山县已经改名为兰陵县了,枣庄只能表示遗憾了。
枣庄是山东的南大门,总面积4563平方公里,人口413万。下辖薛城区、市中区、峄城区、山亭区、台儿庄区、滕州市。
枣庄是一座山水之城。境内山地、丘陵、河湖、水库众多,拥有微山湖湿地公园、冠世榴园、抱犊崮国家森林公园等众多独特的自然景观。
枣庄也是一座文化之城。拥有7300年的始祖文化、4300年的城邦文化、2700年的运河文化、130年的工业文化,境内分布着古滕国、古薛国、小邾国等故国遗址,孕育了造车鼻祖奚仲、科圣墨子、工匠祖师鲁班等历史名人。
枣庄是著名的台儿庄大战发生地,也是“铁道游击队”的故乡。重建的台儿庄古城,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被确定为全国首个海峡两岸交流基地、首个国家文化遗产公园,荣膺新世纪“齐鲁文化新地标”榜首。
枣庄也是一座转型之城。面对境内煤炭资源逐步枯竭的严峻形势,他们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牢牢把握转型升级和经济文化融合发展“两大高地”战略定位,着力推动创新、开放、生态“三大跨越”,加快构建现代产业、新型城镇、社会治理和民生保障“四个体系”,努力打造自然生态、宜居宜业的新枣庄,经济社会迈入了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河北有个石家庄,被人戏称“全国第一庄”;山东有个枣庄,则号称“天下第一庄”。石家庄和枣庄,到底谁是第一庄?
枣庄是不是“天下第一庄”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枣庄是首个“全国健身秧歌城市”,连续两届老健会,枣庄都承接了健身秧歌的交流活动。
枣庄为什么对健身秧歌这么情有独钟?
近年来,在国家、山东省体育局和山东省老年人体协的关心支持下,在枣庄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枣庄市老年人体协勇于创新,锐意进取,在健身秧歌推广普及方面成绩显著。枣庄市创编了全国第四套、第六套健身秧歌竞赛规定套路;2009年,被国家体育总局社体中心命名为首个“全国健身秧歌城市”;枣庄市举办过全国健身秧歌大赛、山东省第三届老年人运动会健身秧歌(腰鼓)比赛,山东省全民健身运动会健身秧歌比赛连续6年在枣庄举办。枣庄市老年人体协先后被国家体育总局社体中心授予全国健身秧歌(腰鼓)项目推广贡献奖,被山东省体育局授予全省群众体育工作先进单位。枣庄市的健身秧歌项目经过多年的发展,先后在比利时,澳大利亚、缅甸、老挝、印度尼西亚、新加坡等国家精彩亮相,受到了健身爱好者的一致好评。健身秧歌活动越来越受健身爱好者的喜爱,锻炼人群不断壮大,对基层群众参与体育活动的带动示范效应明显,产生了积极的社会影响。
健身秧歌已经成为枣庄市的一张城市名片。(文/郑炜 图/刘燚)